文章目录[隐藏]
1. 材料及要求
1.1 常用材料及分类
渗氮主要用于模数 12mm 及以下重载齿轮。常用材料及分类如表 1 所示。
表 1 渗氮齿轮常用材料及分类
用途分类 | 常用钢材牌号 |
在冲击载荷下工作要求表面耐磨、心部韧性高的齿轮 | 30CrNi3、35CrMo |
在重载下工作要求表面耐磨、心部强度高的齿轮 | 35CrMoV、40CrNiMo、42CrMo、25Cr2MoV、30Cr3NiVNbAl、20Cr2MoV、31CrMoV9 |
重载及冲击下工作要求表面耐磨、心部强度高、韧性高的齿轮 | 30CrNiMo、40CrNiMo、34CrNi3Mo、40CrNi2Mo |
截面尺寸很大,承受载荷很大,并要求有足够韧性的重载齿轮 | 35CrNi2Mo、40CrNi2Mo、30CrNi3、34CrNi3Mo、37CrNi3A、37SiMn2MoV |
1.2 原材料质量和锻件质量
原材料质量和锻件质量应符合 重载齿轮材料质量要求。
2 渗氮设备
气体渗氮设备的温度测量和控制、气氛及氮势控制系统、设备维修及可靠性等应符合GB/T32540的规定。
离子渗氮设备的温度测量和控制、压力的测量和控制、流量的测量和控制、设备的保养应符合GB/T34883的有关规定。
3 试样
渗氮试样应符合 齿轮热处理试样技术要求 规定。
4 热处理工艺
4.1 预备热处理
4.1.1 齿轮毛坯粗车后的预备热处理应采用调质处理。
4.1.2 渗氮重载齿轮调质的硬度应不低于32HRC。调质后的齿轮表面游离铁素体量应小于5%,渗氮前齿轮表面不应有氧化脱碳。调质时的回火温度应不低于480℃,并且比渗氮温度至少高30℃。4.1.3 调质后,若齿轮的硬度或金相组织不合格,允许返工2次。
4.1.4 渗氮在磨齿后进行,对精度要求较高和容易发生畸变的齿轮,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应进行一
次或多次去应力退火,以彻底消除加工应力,稳定组织,保证渗氮时畸变量最小。其温度应低于调质时的回火温度。
4.1.5 齿轮的尖角棱边部位渗氮后会变脆,在使用中易发生崩缺损伤,因此渗氮前应按要求对尖角棱边进行倒角和齿廓倒棱。
4.2 渗氮工艺
气体渗氮工艺规范应符合GB/T32540的要求,离子渗氮工艺规范应符合GB/T34883的要求。工件表面要求不渗氮的部位,应采用涂料防渗或机械防渗的措施。
5 质量检验
5.1 外观
渗氮后的齿轮表面应为银灰色或暗灰色,表面不应有裂纹、剥落和明显的电弧烧伤痕迹。
5.2 表面硬度
渗氮后齿轮表面检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:
a)直接抽检渗氮后的齿轮,如不便检测渗氮齿轮件时可用同炉试样代替,并在报告中注明。
b)渗氮齿轮的表面硬度应在550HV~800HV 范围,其硬度偏差值不应超过表9的规定。
c)表面硬度的检验采用试验力为9.8N~98N 的维氏硬度计测量。渗氮层深度小于0.3mm 时,维氏硬度的试验力不应超过49 N;渗氮层深度不小于0.3 mm 时,维氏硬度的试验力为 49N~98N。
d)需要检测化合物的硬度时,用0.49N~1.96N 试验力的显微维氏硬度计。
表 2 齿轮渗氮后表面硬度偏差允许值
单件 | 同批 | ||
≤600HV | >600HV | ≤600HV | >600HV |
45HV | 60HV | 70HV | 100HV |
注:同批工件系指相同材料,经相同预备热处理,并在同一炉次渗氮处理的同种工件。 |
5.3 心部硬度
重载齿轮渗氮后的心部硬度推荐采用齿形试样进行检测,其检查位置按照5.2.6的规定执行。渗氮后的心部硬度应不低于32HRC。
5.4 渗氮层深度
如果心部硬度超过350 HV,渗氮层深度以心部硬度+50 HV 作为界限硬度。测量方法参照GB/T11354。
渗氮齿轮成品的硬化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硬化层深度的设计可参照附录,其深度偏差值不应超过表 3 的规定。
表 3 渗氮层深度偏差允许值
渗氮层深度
mm |
深度偏差
mm |
|
单件 | 同批 | |
<0.3 | 0.05 | 0.10 |
0.3~0.6 | 0.10 | 0.15 |
>0.6 | 0.15 | 0.20 |
注:同批工件系指相同材料,经相同预备热处理,并在同一炉次渗氮处理的同种工件。 |
5.5 金相组织
渗氮前的原始组织和渗氮后渗氮层的金相组织按GB/T11354进行检验并评级,其结果应符合表 4 的规定。金相试样的制备按GB/T13298执行。
表 4 金相组织的级别要求
齿轮类别 | 渗氮前原始组织级别 | 渗氮层脆性级别 | 渗氮层疏松级别 | 渗氮层中的氮化物级别 |
一般件 | 1~3级 | 1~3级 | 1~3级 | 1~3级 |
重要件 | 1~2级 | 1~2级 | 1~2级 | 1~2级 |
5.6 畸变
齿轮的畸变应符合图样和工艺要求,如必须校正,应采用热校,及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及探伤。
渗氮齿轮硬化层深度推荐值
图 B.1为渗氮齿轮硬化层深度推荐值。